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微商城| 砖题库职位库文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广州 在线咨询
    深圳 在线咨询
    佛山 在线咨询
    珠海 在线咨询
    中山 在线咨询
    清远 在线咨询
    韶关 在线咨询
    东莞 在线咨询
    惠州 在线咨询
    汕头 在线咨询
    汕尾 在线咨询
    潮州 在线咨询
    揭阳 在线咨询
    梅州 在线咨询
    河源 在线咨询
    湛江 在线咨询
    肇庆 在线咨询
    江门 在线咨询
    阳江 在线咨询
    茂名 在线咨询
    云浮 在线咨询
    广东华图 在线咨询
  • 当前位置:潮州人事考试网 > 备考资料 >

    阅读模式

    2014年潮州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试题全集(七)

    2014-08-04 10:48 潮州人事考试网 来源:潮州教师招聘网潮州华图在线咨询

      潮州人事考试网发布教师招聘备考:2014年潮州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试题全集(七),更多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获取考试资讯相关备考内容,请关注潮州人事考试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非常重要,一定要认真研究和思考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课程评价——非常重要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新课程“新”在何处?——新课程“新”在何处,或者说新课程关注的焦点,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来阐述。二)课程的继承与创新
    新课程确切地说是改善课程的一次尝试,是课程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每次课改都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5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并由此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现行体系。综观义务教育制度确立以后的课程建设,有四方面比较突出的进展:一是在课程管理政策上改变了国家过于集中管理的方式,实行国家和地方两级课程管理的方式;二是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学科课程”加“必修”的模式,增加了“活动课”、“选修课”等;三是推行了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方针,初步推动了教材的多样化;四是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经验,倡导了新的教育观念,激活了教育实践的改革。这些成就为构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必要基础。新课程根据社会发展、知识发展与学生发展对课程提出新要求的综合思考,试图在我国基础教育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主要表现在,从两级管理走向三级管理,使得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有一定的课程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职责;根据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进一步推动了教材多样化策略,使得真正实现“一标多本”成为可能。同时,完善教材的审定制度,尝试建立教材的选用制度;提升学校和地方已经形成的素质教育经验,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供有志于课程改革的同仁分享。三)注重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
         新课程超越了教材改编作为课程改革标志的局限性,超越了单纯以时间作为划分依据的阶段性,它把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并通过这种新课程,营造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所谓合作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每一位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促进其发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实现。同时,每位儿童都有差异,他们的发展取决于有差异的课程,没有合作就不可能提供有差异的课程。由于学校制度的建立与课程分化的传统,导致教师的行为具有“个人专业主义”倾向,而教育的特殊性又需要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以实现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新课程强调一种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专家、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合作共同体的一分子,应尽可能保证他们之间有合作的机会,并建立合作的机制。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倡导与学生家长的合作,要求家长首先应知道自己的角色,认识到自己也是课程改革或学校教育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学校课程的决策人之一,而不是一个“局外人”;其次应了解新课程倡导家长享有对学校课程的知情权、评价权与建议权,学校或媒体都有义务告诉家长,他们的小孩在学校学些什么,怎样评价,以便家长可以做出决策或提供建议;第三应通过观察或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需要、对学校或学习的态度以及素质报告单来评价学校课程的质量,并与学校或教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采取相应的、适当的教育行动,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第四应对学校教育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机构,是青少年的专门化的教育场所,学校所承担的是社会责任,而不是个人责任,因此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对于一个小孩而言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不能把一个家长的愿望强加给学校,要学校承担不该承担的家长责任,设身处地地为学校或教师着想  所谓对话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是所有与课程利益有关的人员或部门之间的对话。由于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儿童的发展是全社会的焦点,因此,把什么样的课程交给儿童,或者说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不能让某个专家或某一群体的人来决定,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对话与协商,特别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上。就目前而言,学生在学校里学什么,取决于教师教什么,教什么取决于专家编的教材说什么或专家出的考卷考什么。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教师也不知道为什么教,教师没有机会与专家交流或对话,不了解或不理解教材中的革新要素。新课程在国家标准制定时就非常强调对话与协商,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让课程专家与学科专家、专家与教师,专家与社会人士代表分别参与对话,或让他们共同参与对话。同时,把“课程标准”作为文本,要求专家、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士不断地解读,并与之“对话”。
            当代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现代学生观教育一直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应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解决。从外部环境来说,首先是人才选拔和评价制度,要改革;从内部来看,对素质教育者来说,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改革考试制度是关键,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是导向机制,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根本。 
      是教给学生知识,还是教会学生做人 ?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多少年来,人们沿袭传统的教育理论,遵循着古人关于教师功能的定位,即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里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这一定位,人们只是反复引述,却忘了用时代的眼光进行审视。长期以来,我们国家使用每年一次的高考来选拔人才,而这一次考试主要又只是考知识,这样就使得我们整个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被吸引到对付考试上去了,无形中扭曲了教育的功能,强化了教师就是传授知识的这个信条,这是极不全面的。多年来,我以为,我们最大的缺欠是把知识性、甚至是强制性的知识学习看得过重,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情绪以及个性发展的关注,出现了不少高文凭低能力的学生,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有才无德的人,这个教训必须记取。 
            教育的目的、教师的职责应使学生们在独立面对世界的时候,学会同世界对话、学会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营养,能够面对困难,抓住机遇,搞好人际关系,团结同仁,找到自己的幸福,为社会服务,为祖国效劳,一句话教学生学会做人,用他所学的知识为祖国服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布的21世纪教育报告中把学会做人概括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这是对学生学会做人内涵的补充和发展,也是联合国对当代教育教学经验的新概括,必将对世界教育发展有重大意义。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成才、先成人。一个人虽有本事,但不会做人,对社会不做好事,而做坏事,这样的人只能是越少越好,甚至一个没有更好。教学生学会做人是当代教师应具备的现代学生观之一。
    何谓教学质量高与低 
      如上所说,由于我国使用每年一次的高考来选拔人才,因而整个教学目的被扭曲了,把学习知识看得过重,甚至认为知识就是能力、知识就是力量,其实,这种认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规律和要求是相悖的。马克思指出″商品的销售是一个惊险的跳跃″,这个惊险跳跃要获得成功,企业所有人都得付出艰辛的劳动,而来不得半点虚假。因之,市场对现代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已经不是看你是哪一个学校毕业的,考了多少门课,得了多少分,而是看你是否拥有胜任工作的能力,看你的能力能为他的企业带来多少财富。人的能力是多样的,但最重要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当代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索取知识的能力,并把创新作为教学的全过程。著名的教育家、原复旦大学校长、现被聘为英国诺丁汉大学第一位华人校长的杨福家教授说得好:“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怎样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够自己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 
      有无“差生”或“后进生” ?
      前几天,我在《光明日报》上看到一篇关于《当今我国中小学教师心态的大型调查报告》,在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教育中不应有差生或后进生的提法,学生只有发展水平和个性潜能的差异,不应有‘好’、‘差’之分,74.4%的教师表示赞同,但也有10.4%的教师不赞同。”后者认为基础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个性差异是与基础教育的任务相悖的。我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妥的。固然,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这种教育不能没有针对性,不能不搞因材施教,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而承认有针对性,承认因材施教,教师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更应注重发掘学生的个性与潜能。 


    2014乡镇考交流群:225350823 
    2014潮州教师交流群:332693191 
    2015国考交流群:256650432
    2015省考交流群:384120244
    报名地址:中共潮州市委党校行政楼502(新金山中学隔壁)
    报名电话:0768-3931895、15814925073  韩师短号:675073
    新浪官方微博@广东华图潮州分校
    微信公众平台:czhuatu 
    2014年潮州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试题全集(七)

      以上是2014年潮州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试题全集(七)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教师招聘考试资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敬请关注潮州人事考试网

    (编辑:潮州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广东公务员考试信息
    广东华图面授辅导课程

    考试工具更多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备考资料
    考试信息
    试题资料
    辅导课程
    华图题库
    首页 招考信息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